2018年12月7日 星期五

八思巴字

八思巴字母[編輯]

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跳至導覽跳至搜尋
八思巴字
ꡖꡍꡂꡛ ꡌ
ShushiHuiyao 7 22a.jpg
類型全音素文字
語言蒙古語藏語梵文漢語
創造者八思巴
使用時期1270年代到1360年代
母書寫系統
婆羅米系文字
ISO 15924Phag、331
書寫方向字序從上到下,行序從左到右
Unicode範圍U+A840-U+A877
注意:本頁可能包含Unicode國際音標
八思巴字(八思巴字:ꡏꡡꡃ
ꡣꡡꡙ
ꡐꡜꡞ
,轉寫:mongxol tshi,意為「蒙古文字」;蒙古語дөрвөлжин үсэг,轉寫:dörvöljin üseg,意為「方體字」;藏文ཧོར་ཡིག་གསར་པ་威利hor yig gsar ba,意為「蒙古新字」。),也常被稱為八思巴文,是蒙古元朝忽必烈時,由國師八思巴根據當時的吐蕃文字而制定的一種文字,用以取代標音不夠準確的蒙古文字。然而此時橫跨歐亞蒙古帝國已經分裂為大元和四大汗國各自為政,因此八思巴字一直只有元朝採用,並主要用作為漢字標音符號。被明朝推翻之後,八思巴字遂廢棄不用,但還在北元通行過一段時期。到了明末,蒙古高原蒙古人被其他國蒙古民族同化,轉而重新採用蒙古文字。

沒有留言: